辽宁滑膜肉瘤做几次治疗
肺癌的随诊及预防肺癌治疗后前两年应该每3个月复查1次,要询问有无咳嗽、头痛、骨痛和腹胀等。定期复查胸片及腹部B超。肺癌的预防标准仍采取目前的三级预防方案。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肺癌,分期其重要,越早期肺癌预后越好,即便是恶性程度高的小细胞肺癌,如果分期早,病灶限,经过化疗及部放疗,也可以获得临床治愈。所以,肺癌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治愈机会。在临床工作当中,肿瘤标志物是经常会用到的。对于怀疑肿瘤的患者来说,如果通过采一管血,就可以大致判断肿瘤情况,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筛查手段。这种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变化的生物信号,简单来说就是肿瘤细胞代谢或者生长的条件下,会出现这些物质的出现。
而临床中常用的血清标志物有很多种,比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CYFRA21-1,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和前胃液素释放肽,在诸多种肿瘤标记物当中,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常用的还是前三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虽然名字挺长,但是缩写很简单也好识别,叫做NSE。这种物质容易诊断出小细胞肺癌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很大的作用。如果NSC的表达比较高,那么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就很大,一般来说灵敏度甚至可以达到55%~99%。
现在的癌症,约90%与环境有关,由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环境渐渐的恶化,生态平衡破坏,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据世界权威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约有500万人,而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竟达到150万人因此做好防癌抗癌的准备志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