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嗜铬细胞瘤早期症状不治疗会怎样
而临床中常用的血清标志物有很多种,比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CYFRA21-1,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和前胃液素释放肽,在诸多种肿瘤标记物当中,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常用的还是前三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虽然名字挺长,但是缩写很简单也好识别,叫做NSE。这种物质容易诊断出小细胞肺癌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很大的作用。如果NSC的表达比较高,那么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就很大,一般来说灵敏度甚至可以达到55%~99%。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经过多年研究提出的“三个三分之一”的论断,即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而痊愈,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通过有效治疗而减轻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做好防癌抗癌的工作,那么,癌症这个世界难题也有望实现可防可治的目标。致癌物质-广义分类其种类多,分布广。按其来源分为三大类:天然致癌物质,在原料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致癌物质及人工合成的致癌物质。按其作用机理,分为引发剂(或称始发剂)和促发剂。 两者兼是者称为致癌物,引发作用者称为不致癌物。有些既非引发剂也非促发剂,且本身并不致癌,但能增强引发剂和促发剂的作用,称为助致癌物。 按其作用分为确致癌物、怀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作用方式又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之别。目前已知的化学致癌物质约1100种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所属机 构资料,经鉴定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的有140多种,经流行病学调查实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有21种,还有18种被怀疑对人有致癌作用。据估计,人类癌症的 80~85%与化学致癌物质有关。近的研究表明,很多致突变物质能引起癌症,同时许多致癌物亦可致突变,两者关系密切。
肺癌的预防标准仍采取目前的三级预防方案。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加强对病因的研究,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接触,是一级预防的根本。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目的是为了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癌发病年龄小,五年生存率1%-5%,中位存活期为6-10月,与吸烟史密切相关。小细胞肺癌约占病例类型的13%-25%,肺内病变可以被一个放疗野涵盖,可以包括一个锁骨上淋巴结广泛性。出现肺外转移或者巨大的肺内病变常起源于近端大气道侵袭性高,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的早。70%的病人就诊是病变广泛,2年生存率为3%30%的病人就诊时为限性,2年生存率为10%只发生脑部转移。